受访专家:朱晓东教授,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,擅长消化道肿瘤的化疗、靶向及免疫治疗。
人体的抗癌能力和自身的免疫力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。如果自身有免疫缺陷,免疫力较低,那么就会导致体内抗癌能力降低,从而增加罹患肿瘤的风险;携带某些特定基因缺陷的人群,发生胃癌的风险要较其他人群高,称为胃癌易感性增高。这些基因缺陷通过遗传,使得后代也具有了对该肿瘤的易感性,即遗传易感性。例如我们临床上遇到的遗传性弥漫型胃癌(HDGC),就是因为抑癌基因CDH1种系突变导致的,有家族聚集的现象。
资料图(供图/视觉中国)
胃癌的促癌因素多和环境密切相关,尤其和饮食相关,家庭内部往往有较为相似的饮食习惯,往往也带来相似的影响。如饮食中有致癌物质或膳食不合理:食用霉变的粮食、霉制食品,过量摄入咸菜、烟熏及腌制鱼肉及过多的食盐、亚硝酸盐,都会带来较高的胃癌发病风险。幽门螺旋杆菌(HP)感染、抽烟等因素也是胃癌的促癌因素。
除此之外,慢性胃炎或胃部分切除术后,胃酸分泌低,大量细菌繁殖或其他低酸情况导致细菌增殖,大量产生亚硝酸盐,也会导致胃癌的高发风险。
应该注意的是,有以下癌前病变的人群,发生胃癌的风险相当高,应当密切关注自己的胃健康,及时就诊以免贻误病情:比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与不典型增生、腺瘤型息肉、恶性贫血胃体显著萎缩的、残胃炎等。
相关阅读:
捕捉胃癌的“蛛丝马迹”
胃癌是一种“沉默”的疾病,其早期表现无特异性,可以没有任何症状,也可以出现与胃炎,胃溃疡等慢性疾病相似的症状。出现以下症状的人群应当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,以捕捉胃癌的“蛛丝马迹”。
症状一:上腹不适和疼痛
这是胃癌是最早出现、也是最常见的症状,刚开始的时候表现为上腹不适、胀满、中上腹隐痛,无规律,服用制酸解痉药物可能暂时缓解,但疗效不能持久。随病情进展,疼痛转为持续性。
症状二:饱胀、恶心、呕吐
胃癌早期可能仅有食后饱胀及轻度恶心感,可能是由于肿瘤导致的不全梗阻或胃功能紊乱所致;有贲门病灶的患者会导致进食不畅。
症状三:出血和黑便
肿瘤发生糜烂破溃时会有消化道出血。这种症状的发生率约为30%,少量出血时仅有粪便隐血阳性;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黑便,甚至呕血。
其他如出现大便发黑(大便隐血检查阳性人群),或者胃溃疡的患者出现疼痛规律消失,转为持续性疼痛的,老胃病患者出现明显体重下降、贫血的,虽不一定就是胃癌,但应当及时进行胃镜检查。